人是怎么废掉的?
文/风墟
一个人的状态会越来越糟糕,本质上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持续的给予他负性的反馈。
现在的很多人特别热衷于“时间管理”“个人提升”,殊不知这些所有的尝试,在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要素的前提下,全部都是缘木求鱼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很多找我咨询的人他们都有着自身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痛苦,比如有的人觉得自己很拖延,有的人和周围的人际关系有问题,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潭死水毫无乐趣,他们也做了很多针对的这些问题的努力,比如去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,学习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,做那些能够让他们“快乐”的事情等等。
但是迄今为止,他们的这些努力基本都是无效的。
至于原因,就要归结于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基本要素——“情境管理”。
人是情境的产物。我们所有的认知和思维都会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。我们不断地从外部情境得到反馈,不断地受到外部情境的暗示,不断地因为外部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境。
其实很多人都没意识到,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隐含的“时空假设”。这种时空假设会随着我们当下的境遇不断地变化。但也会随着我们固化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而不断地“固化”。
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你在床上玩游戏躺了两天,但如果你出去散散步5分钟,在这两种情境下,你的心理状态就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躺在床上玩游戏时,你对世界的“时空假设”会越来越狭隘,你关注的、你想要的、你觉得和你有关联的东西会越来越少。
当这种狭隘缩小到只剩下你和游戏这两个小小的“颗粒”时,你隐含的“时空假设”就等同于不存在了。
这个时候你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,周遭的一切好像都和你失去了联系,这个时候你就没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,你不想做,事实上处于这个情景下你除了继续打游戏也的确什么事情都做不了。因为在你现在的“时空假设”里,打游戏时唯一和你有联系的事情了。
你在一家公司上班,做了5年。工作内容没变化,人际关系没变化,自己的生活也没变化。于是在这5年的时间里,你对自己未来的“时空假设”就被固化和局限在这家公司、这个职位给你的自我认知中。
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丧失了锐利”“磨平了棱角”,本质上是因为在你的时空假设里,世界就只有这么大了。
不管你主观上、或是通过互联网看到多么大的世界,你的潜意识也不会相信——因为在你的时空假设里和你有关系的就只有这么一点大的世界,在你固化的生活情境之外的一切,你潜意识里都认定了那些和你没有关系。
曾经有不下十几个这种在一家固定单位工作了好多年,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的人找我咨询过。他们也很想做出改变和突破,也想做出新的尝试,但总是不敢,也总是迈不出那一步。
我说我非常理解你为什么不敢迈出去,因为你潜意识里并没有把那个更大的世界当成是属于你自己的“时空假设”,你不在那个更大的世界里。
就算你去过很多的地方旅行,但你心理上也无法把那些情境认同为是属于你的。所以对你来说,更大的世界只是一个理性认知上熟悉、但潜意识里陌生且被你拒绝的情境。
一个人的“时空假设”决定了他对于自身未来的全部愿景,在他自身的时空假 里所包含的,都是被他认定为是会和他有关系的。不管这一点最终能不能实现,但只要他的时空假设包含一个东西,他就一定能付诸行动去追求这个东西。
但如果一个人的时空假设是苍白的,狭隘的,渺小的,那么他的世界、他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无聊、无趣、和无意义的。
当这个人的时空假设里连他自己都没有了的时候,他就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,抑郁也就因此而生了。
因为我们每个人的“时空假设”都是隐含在潜意识之中,所以这从未引起过我们的重视。但事实上它又是如此的重要,因为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地图。我们会通过不断地经历和成长,不断地修正和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地图。
很多人会说,人的确是会受到情境影响,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受到外部情境的限制。更成熟的态度是,令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强,令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境,而不是受到情境的干扰。
没有错,我们理解“时空假设”这个概念,其实就是为了令我们能够超脱情境的限制,保持清醒的头脑,而不为情境所影响。
但问题在于,我们的心智需要在健康的、且能够给予我们正性反馈的情境下,才能培养为是健康的。
就像一个小孩子,他需要先经受父母的呵护和照顾,逐渐拥有健康的心智和体魄之后,他才能够接受高强度的锻炼,成为一个强者。
我们处理自身和情境的关系也是同理。
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受有意识的对于情境影响的认知训练,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凭借自己的认知和意志力去对抗情境的影响。
更成熟的做法是,先有意识地改变我们的外部情境,令情境多数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正性的反馈,我们处于一个舒服而健康的生活情境中时,才能能够将我们的“时空假设”固化为是健康的,然后我们才能够用我们这个健康的、稳固的时空假设,去驾驭环境。
怎样将我们的生活情境改造为健康和舒服的?
一、拓展你生活情境的丰富性。
就像一开始举的那个例子,周末你在家躺床上连玩了两天游戏,这就是一个固化的情境。
你需要让自己时不时出去散散步,或者索性别在家里打游戏,约几个朋友出去打打台球,这就是在丰富你的生活情境;
或者你每天都要去上班,那每天都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路线去公司,看看不同路上的风景;
和女朋友鼓掌,也别老是那几个地方那几个姿势,多尝试不同的环境与场合;
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你说的这不就是多尝试生活的不同可能么?有必要扯到什么生活情境、时空假设之类的吗?
有必要。
当你理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时空假设和生活情境对我们的影响之后,你再去拓展你生活的不同可能性,这和你不理解这些去做事情,他们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不同的理解,不同的动机,去做同一件事他带给你的反馈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就像练习冥想,你为了让自己只是每天做满20分钟的冥想,和基于对冥想体悟的兴趣去练冥想,不仅是结果、连过程的体验对你来说都会是完全不同的。
二、远离总会给你带来负性反馈的生活情境。
我举个有点无厘头的例子:有一个女孩,她总是去一家店买衣服。但是那家店的店员对她的态度非常的恶劣,女孩每次去购物她的体验都非常不好。
而且那些店员因为她经常来,就每次都变着花样嘲讽她,她好土,选衣服真没品味,今 天的打扮真垃圾。
这个女孩非常的痛苦。但她还是每次都去那家店买衣服。
别人问她明明去那家店总是受侮辱,为什么还要去呢?
女孩回答:因为我习惯了去那家店啊。
别人问:那去别的店不是一样能买衣服吗?换一家常去的店不就行了?
女孩犹豫了半天搪塞道:我太懒了,不想换;新的店说不定店员的态度也一样恶劣啊;别的店我不熟悉,换新店好麻烦的;
这个例子,我相信任何人都能够看出其中的荒唐。但很多人,有无不是在他的生活中重复着和这个女孩一样的荒唐:一个总是伤害她的男朋友,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,一群总是拿他取乐的朋友,来自父母的毫无道理的管束……
他们因为缺乏改变的勇气,而总是将自己置于这些会给自己带来持续伤害的情境和关系中。
旁观者痛心疾首的希望他们能够改变,希望他们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但往往当事人自己,却总有着千万般理由:没办法,我爱他,不可能离开他;这份工作虽然不理想,但除此之外我也找不到更好的了;那些人虽然总是嘲笑我,但毕竟是朋友,我不想撕破脸皮……
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。即便会承受一定的痛苦、损失、和风险,但令自己从持续负性的情境和关系中解脱出来,这始终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。
不是情境和别人在伤害你,而是你自己选择被别人所伤害。
理解了这一点,人才能长大。
三、创造能够给你带来正性反馈的情境,并尽可能的将他们固化下来。
建立一段高质量的关系,养一只粘你的宠物,将自己住的地方改造的温馨舒适、令自己满意,每天下班后去那家格调你很喜欢的小酒吧喝一杯,这些,都是主动改造你所处的外部情境的方法。
其实通过改造外部环境来影响自己,本质上是理解并意识到,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自主、自由的在掌控自己的生活。生活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我们。
我们要做的,是意识到这些不可控的因素,并理解它们能够影响我们的逻辑,反过来,利用这些逻辑,我们就从被影响者变成了主动的控制者。
清醒的掌控自己的人生,这才是我们参与“地球online”这场游戏的最高追求。
本文Hash:65710a41557e484cb2b17fb28757b6d2b0eb051c
声明: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,并不意味奇学网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。